《栾城集》第二十六卷(苏辙·祭文九首)

  《栾城集》第二十六卷(苏辙·祭文九首)

  《祭欧阳少师文》苏辙

  维年月日,具官苏辙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观文少师赠太师九丈之灵:呜呼!嘉祐之初,公在翰林。
  维时先君,处于西南。
  世所莫知,隐居之深。
  作书号公,曰“是知予”。
  公应“嗟然,我明子心。
  吾于天下,交游如林。
  有如斯文,见所未曾”。
  先君来东,实始识公,倾盖之欢,故旧莫隆。
  遍出所为,叹息改容。
  历告在位,莫此蔽蒙。
  报国以士,古人之忠。
  公不妄言,其重鼎钟。
  厥声四施,靡然向风。
  嗟维此时,文律颓毁。
  奇邪谲怪,不可告止。
  剽剥珠贝,缀饰耳鼻。
  调和椒姜,毒病唇齿。
  咀嚼荆棘,斥弃羹胾。
  号兹古文,不自愧耻。
  公为宗伯,思复正始。
  狂词怪论,见者投弃。
  踽踽元昆,与辙皆来。
  皆试于庭,羽翼病摧。
  有鉴在上,无所事媒。
  驰词数千,适当公怀。
  擢之众中,群疑相豗。
  公恬不惊,众惑徐开。
  滔滔狂澜,中道而回。
  匪公之明,化为诙俳。
  公德日隆,历蹈二府。
  辙方在艰,抚视逾素。
  纳铭幽宅,德逮存故。
  终丧而还,公以劳去。
  公年未衰,屡告迟莫。
  自亳徂青,迄蔡而许。
  来归汝阴,啸傲环堵。
  辙官在陈,于颍则邻。
  拜公门下,笑言欢欣。
  杯酒相属,图史纷纭。
  辩论不衰,志气益振。
  有如斯人,而止斯邪。
  书来告哀,情怀酸辛。
  报不及至,凶讣遄臻。
  呜呼!公之于文,云汉之光。
  昭回洞达,无有采章。
  学者所仰,以克向方。
  知者不惑,昧者不狂。
  公之在朝,以直自遂。
  排斥奸回,罔有剧易。
  后来相承,敢陨故事。
  虽庸无知,亦或勉励。
  此风之行,逾三十年。
  朝廷尊严,庶士多贤。
  伊谁云従,公导其先。
  自公之归,忽焉变迁。
  又谁使然,要归诸天。
  天之生物,各维其时。
  朝旸薰风,春夏时宜。
  冻雨急雪,匪寒不施。
  时去不返,虽强莫违。
  矧惟斯人,而不有时。
  时既往矣,公亦逝矣。
  老成云亡,邦国瘁矣。
  无为为善,善者废矣。
  时实使然,我谁怼矣。
  哭公于堂,维其悲矣。
  呜呼哀哉,尚飨。

  《祭文与可学士文》苏辙

  维元丰二年岁次己未二月庚子朔,具官苏辙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吴兴太守与可学士亲家翁之灵:呜呼!与君结交,自我先人。
  旧好不忘,继以新姻。
  乡党之欢,亲友之恩。
  岂无他人,君则兼之。
  君牧吴兴,我官南京。
  従君季子,长女实行。
  君次于陈,往见姑嫜。
  使者未反,而君沦亡。
  于何不淑,以至于斯。
  匪人所知,神实为之。
  昔我爱君,忠信笃实。
  廉而不刿,柔而不屈。
  发为文章,实似其德。
  风雅之深,追配古人。
  翰墨之工,世无拟伦。
  人得其一,足以自珍。
  纵横放肆,久而疑神。
  晚岁好道,耽悦至理。
  洗濯尘翳,湛然不起。
  病革不乱,遗书满纸。
  嗟乎今日,见此而已。
  我欲哭君,神往身留。
  遣使往奠,涕泗横流。
  绛幡素车,归安故丘。
  呜呼哀哉,尚飨。

  《祭永嘉郡夫人马氏文》苏辙

  维元丰元年八月壬寅朔十八日己未,具官苏轼、辙谨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故永嘉郡夫人马氏之灵:惟夫人毓德大宗,作配仁人。
  富贵荣显,居之若无。
  宽裕慈祥,终身不改。
  晚通至道,游心空寂。
  启手即化,容如平生。
  登证妙果,古人是似。
  岁月迁逝,归全南野。
  君子在位,嗣子在列。
  都人出祖,欷歔叹息。
  轼与弟辙,皆游门下,义均亲戚。
  令德懿行,夙所闻知。
  恭致礼奠,礼毕至。
  尚飨。

  《祭王虢州伯剔文》苏辙

  年月日,具官苏轼与弟辙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虢州使君伯剔朝散亲家翁之灵:轼官吴中,昔始识君。
  愚不自量,欲裕斯人。
  众目睢盱,更笑迭瞋。
  君在其间,乃独不然。
  危弦急张,时一弛宽。
  我赖以全,民亦少安。
  事之难知,君以罪废。
  还家宋都,辙适在是。
  簿书之闲,往走君庐。
  忘其厄穷,笑歌欢吁。
  夜饮不归,月堕城隅。
  间屏仆夫,与我深言。
  今昔之故,君何不闻。
  指后将然,已而信然。
  见远识微,我不如君。
  我迁于南,一往六年。
  归来执手,白发侵颠。
  遂以息女,许君长子。
  朋友惟旧,亲戚惟始。
  西虢之行,过我都城。
  慨然忧世,不忧死生。
  讣来自西,惊怛不信。
  车过城东,往奠不辰。
  追怀平生,哭于寝门。
  渍酒束脯,以寄酸辛。
  呜呼哀哉,尚飨。

  《祭邓内翰母郡太君文》苏辙

  惟灵祗服图史,肃恭蘋蘩。
  擢芳江汉之滨,齐声尹姞之盛。
  笃生贤子,扬于帝廷。
  北扉代言,训诰如古。
  南宫庀职,宾旅有仪。
  联袂以朝,列鼎而养。
  织屦以就方进,岂惟古人!翦发以成陶公,复见南国。
  耄期不乱,子孙满前。
  福禄所钟,方期永世。
  喜惧相继,入吊于庐。
  今者丹旐告行,灵舟将启。
  僚旧之故,肴醴式陈。
  魂而有知,嘉此诚意。
  尚飨。

  《祭曹演父朝议文》苏辙

  我官宋都,晨出南河。
  逢公北征,吏卒讥诃。
  相揖于舆,莫或遑它。
  伯氏之南,见公符离。
  倾盖相欢,执手无疑。
  公顾我笑,我犹未知。
  逮伯迁黄,公在浮光。
  山联川通,可跂而望。
  有馈豚羔,报之醪浆。
  始于友朋,求我婚姻。
  数岁之间,相与抱孙。
  我虽未际,而日以亲。
  我梦蛟然,有告不祥。
  凶讣在门,凄绝肝肠。
  诸子累累,匍匐哀荒。
  公嗜读书,赡于文词。
  亦达于政,实惟吏师。
  惟人莫知,而止于斯。
  匪我知公,我兄实知。
  哭公寝门,兄在礼闱。
  呜呼已矣,寄哀此词。
  尚飨。

  《祭范蜀公景仁文》苏辙

  维元祐四年八月十日丁未,龙图阁学士、朝奉郎、知杭州军州事苏轼与弟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辙,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端明殿学士、赠金紫光禄大夫忠文范公之灵:公之少年,初以赋鸣。
  挟策来东,气和而平。
  微见圭角,人人自惊。
  宋氏叔仲,典司众盟。
  见公所为,屣履以迎。
  自毁其文,以致公名。
  士满太学,莫之敢争。
  公之中岁,始以谏逐。
  尧老将传,未有立子。
  群公欲言,以目相视。
  公独发之,自跪以死。
  帝知其忠,始怒终喜。
  后有继者,实蹈公轨。
  公亦自信,卒老言事。
  公之末年,终以节闻。
  国有蟊贼,当之以身。
  力言不従,遂致为臣。
  开门接士,不怨不愤。
  群枉既消,众屈当伸。
  有欲援之,同抚我民。
  公笑称病,誓不复振。
  凡世之人,有一于是。
  翘然自名,足以为贵。
  公有其三,岂不卓伟。
  位虽显荣,有不尽志。
  嵩隗之间,颍潩之侧。
  有庐可安,有田可食。
  顾惟平生,笃志钟律。
  既成既上,疾亦告革。
  呜呼!昔我先人,公早知之。
  白首相欢,事往莫追。
  轼方在朝,公举谏官。
  卒以获罪,而无一言。
  辙来自东,复馆于门。
  曾患之不恤,而唯义是敦。
  今其云亡,无复斯人。
  呜呼哀哉,尚飨。

  《祭忠献韩公文》苏辙

  维元祐五年岁次庚午正月二十三日己丑,具官苏辙、具官赵君锡,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某官韩公之灵:辙等游公之门,迹有戚疏。
  长育成材,公志不殊。
  譬诸草木,农夫所区。
  方其播之,匪择瘠腴。
  既苗且实,物自亟徐。
  究观厥成,功在于初。
  公之事君,社稷是为。
  允有膂力,以执大器。
  既安且平,物赖其赐。
  岂惟吾侪,有禄与位。
  自公云亡,日月遄迈。
  苍然墓木,过者垂涕。
  辙与君锡,偕使于辽。
  驱车往来,实出其郊。
  顾瞻西山,与公俱高。
  使事有期,当复于朝。
  觞豆甚微,怀想则劳。
  且谒且辞,徘徊奈何?尚飨。

  《祭侄林文》苏辙

  年月日,従叔以肴酒之奠,致祭于亡侄十六郎之灵:呜呼!小宗之传,五世于是。
  甚谨而信,孔孝而悌。
  既冠而孤,方壮而死。
  何辜于天,至此极也。
  昔我来东,恃尔于斯。
  忧乐相知,有无相资。
  千里故乡,相视忘归,奈何忽焉,去而莫追。
  王城西原,土厚而温。
  上尔先君,下尔弟昆。
  一亩之丘,三人终焉。
  弱子仅存,始行而言。
  自今以往,见此而已。
  予抚予育,曰此汝后。
  庶几鬼神,怜汝无罪。
  畀之寿考,以继家事。
  呜呼哀哉,尚飨。卷(苏辙·代人祭文八首)

  《代李公仪谏议祭张文裕侍郎文》苏辙

  惟公擢秀齐鲁,朴厚忠良。
  自下升高,勤功四方。
  操行之坚,老而益强。
  苍眉皓髯,邦家之光。
  既谢于朝,偃息帝乡。
  高风凛然,公卿是望。
  于何不淑,震悼周行。
  丧归于东,邦人慨慷。
  肃之于公,朋好有年。
  缱绻王事,出入周旋。
  孰云委化,不告而先。
  念昔方壮,交游满前。
  俯仰几何,凋落纷然。
  富贵寿考,神弗能全。
  有如公躬,十无一焉。
  公今安归,来举豆笾。
  尚飨。

  《代张公安道祭李宥侍郎文》苏辙

  元丰元年岁次戊午二月丙午朔二十一日丙寅,某官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故太子宾客赠工部侍郎李公之灵:世称至治,咸平、景德。
  士生其间,端良纯一。
  公进以文,而以德称。
  不介不随,泊然静深。
  推以予人,恕而多矜。
  下御吏民,如恐不胜。
  晚登朝廷,逡巡自得。
  独立不竞,浮夸是律。
  卒引而去,识者叹息。
  归老睢阳,环堵而终。
  更三十年,乃葬元丰。
  世远人亡,谁复知公。
  反兆东圻,祖奠有时。
  讯铭考行,则犹可知。
  没而不亡,虽久何悲。
  呜呼公乎,今世之师。
  尚飨。

  《代南京留守祭永嘉郡夫人马氏文》苏辙

  鹊巢之风,久矣其亡。
  有德斯潜,亦耀于乡。
  宜其家人,退食庙堂。
  寿考而终,令问不忘。
  有崇其丘,都人所望。
  某守土于兹,襄事告时。
  尊德以教,惟吏之宜。
  生有邑膰,没有庙祠。
  今则不能,念昔行之。
  致是菲薄,惟愧矣夫。
  尚飨。

  《代张公祭蔡子正资政文》苏辙

  呜呼!公材甚长,无适不宜。
  公气孔坚,勇而敢为。
  厥初磐桓,亦踬不显。
  守边四方,锋颖乃见。
  声闻于朝,遂付兵枢,剔朽锄荒,许之驰驱。
  有志不従,疾病支离。
  中道不行,举扶而归。
  嗟我与公,少年相亲。
  乡党之游,继以婚姻。
  我老厌事,求归不能。
  公敏而强,力罔不任。
  谓当敷施,慰我友朋。
  奈何不淑,弃我而先。
  遣奠有时,涕泗何言。
  谁实使之,要以问天。
  呜呼哀哉,尚飨。

  《代毛筠州祭王观文韶文二首》苏辙

  公学敦诗书,性喜韬略。
  奋迹儒者,收功戎行。
  千里开疆,列鼎而食。
  丰功伟烈,震耀当年。
  绛纛朱幡,留连列郡。
  用舍之际,方共慨然。
  存没之来,孰云止此。
  子幼方仕,母老在堂。
  百口有藜藿之尤,十年为梦寐之顷。
  士夫殒涕,道路兴嗟。
  某比缀末姻,仍叨属部。
  笑言未接,涕泣长辞。
  攀望灵车,寄哀薄奠。
  伏惟尚飨。
  嗟人之生,梦幻泡影。
  短长得失,何实非病。
  惟公少年,阔略细行。
  従军西方,睥睨邻境。
  手探虎穴,足践荒梗。
  遂开洮岷,归执兵柄。
  功名赫奕,富贵俄顷。
  未安西枢,斥就南屏。
  盘桓武昌,偃息洪井。
  国方用兵,边鄙未靖。
  谓当再驾,没齿驰骋。
  呜呼不淑,一寐不醒。
  老幼盈前,饘粥谁省。
  盛衰奄忽,惊怛群听。
  惟公晚年,自谓见性。
  死生变化,其已安命。
  世之不知,奔走吊庆。
  寄奠一觞,孰为悲哽。
  尚飨。

  《代三省祭司马丞相文》苏辙

  呜呼!元丰末命,震惊四方。
  号令所従,帷幄是望。
  公来自西,会哭于庭。
  缙绅咨嗟,复见老成。
  太任在位,成王在左。
  曰予惸惸,谁恤予祸?白发苍颜,三世之臣。
  不留相予,孰左右民。
  公出于道,民聚而呼。
  皆曰吾父,归欤归欤!公畏莫当,遄返洛师。
  授之宛丘,实将用之。
  公之来思,岌然特立。
  身如槁木,心如金石。
  时当宅忧,恭默不言。
  一二卿士,代天斡旋。
  事棼如丝,众比如栉。
  治乱之几,间不容发。
  公身当之,所恃惟诚。
  吾民苟安,吾君则宁。
  以顺得天,以信得人。
  锄去太甚,复其本原。
  白叟黄童,织妇耕夫。
  庶几休焉,日月以须。
  公乘安舆,入见延和。
  裕民之言,之死靡他。
  将享合宫,百辟咸事。
  公病于家,卧不时起。
  明日当斋,公讣暮闻。
  天以雨泣,都人酸辛。
  礼成不贺,人识君意。
  龙衮蝉冠,遂以往襚。
  公之初来,民执弓矛。
  逮公永归,既耕且櫌。
  公虽云亡,其志则存。
  国有成法,朝有正人。
  持而守之,有进毋陨。
  匪以报公,维以报君。
  天子圣明,神母万年。
  民不告勤,公志则然。
  死者复生,信我此言。
  呜呼哀哉,尚飨。

  《代三省祭门下韩侍郎曾孙文》苏辙

  惟灵渊源深长,才质纯茂。
  出従仕籍,有闻搢绅。
  苕颖方兴,秀而禾实。
  宠禄将至,往而莫留。
  日月有时,出祖于道。
  尊亲之爱,感念则深。
  同列增嘻,行路兴叹。
  精神未泯,来举一觞。
  呜呼,尚飨。卷(苏辙·祝文十六首)

  《陈州日食祷诸庙文》苏辙

  年月日,具官张刍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告于太昊之神:呜呼!日官底日,实诏天戒。
  正阳之朔,将有薄食。
  上心震惧,侧身修德。
  诞布休命,赦宥多辟。
  凡在祀典,罔不咸秩。
  惟神聪明,照鉴诚忱。
  消复大眚,导迎和气。
  俾我有邦,享天之衷。
  民物康阜,以永保神之休无斁。
  尚飨。

  《陈述古舍人辞庙文二首》苏辙

  ○辞太昊庙

  某来守是邦,于今未几。
  恭承嘉惠,即工南服。
  自初始至,逮兹解去。
  雨旸时若,灾疠不起。
  岂某之能,繄神之功,风俗淳厚,狱讼稀少。
  岂某之教,繄神之旧。
  获免罪戾,敢忘大赐!荐诚俎豆,匪以报也。
  尚飨。

  ○辞孔子庙

  某奋自诸生,列位近侍。
  凡出守之地,虽驽不才,所至辄缮其学宫,修其礼物,见其学士大夫,教其子弟。
  庶几有成,以无忘夫子之业。
  及来是邦,获再执币爵,以见于廷。
  慨然顾瞻,思继前志。
  而诏书来被,移殿南服,将以是月甲子,有事于行。
  登荐菲薄,惟告不敏。
  尚飨。

  《齐州祈雨雪文二首》苏辙

  ○祷龙洞

  惟神出入造化,呼召风云,播洒甘泽,膏润下土。
  今兹历时不雨,麦不得种。
  饥馑既至,疫疠将起。
  守土之吏,知任其忧而不知所为。
  神能仁爱斯民,又能作为雨雪,以生育万物,是以敢告。
  苟克有应,嘉雪时降,以宽吏民之忧,敢不有以报也?尚飨。

  ○祷泰山

  某摄守济南,适丁旱灾。
  自秋徂冬,迄此春莫,菽粟不登,麦不得种。
  秋田既耕,种不入土。
  公私匮竭,食将不继。
  官吏震惧,并走祠望。
  精神不格,报不时至,暴风振扬,云合辄解。
  嗷嗷相视,知殒沟壑。
  粤兹耆艾,稽首来告:曰维此土,西附岱麓,蒙神之休,常以有年。
  云兴肤寸,实雨天下。
  矧伊我邦,而或弃遗?神不遗我,我则不告。
  是用祗具牲酒,请命有神。
  吏之不虔,无所逃罪。
  民知归神,神岂弃之。
  兹诚不妄,甘雨时至。
  迨秋有成,民免于死。
  将戴神之功,展其四支。
  以永事神无斁。
  尚飨。

  《徐州汉高帝庙祈晴文代子瞻》苏辙

  熙宁十年六月癸巳,具官苏某谨以清酌少牢之奠,告于汉高皇帝之神曰:此方之民,以麦为命。
  今兹岁首,雨雪失候。
  麦苗病瘁,获不偿种。
  恃秋有成,庶几无饥。
  菽粟满野,淫雨为害。
  丰沛庳下,鞠为潴泽。
  暑雨方作,晴未可觊。
  雨旸之间,死生系之。
  吏民相视,无所控告。
  惟神奋自兹土,埽灭强暴。
  虽宅关辅,实怀故乡。
  俯仰千岁,遗语犹在。
  闾里告病,其有不恤。
  驱除阴云,导迎秋旸,神实能之。
  疏放流潦,改种秋稼,民实望之。
  道民之言,徼神之福,吏实职之。
  苟克有应,敢忘其报?尚飨。

  《南京祭神文七首》苏辙

  熙宁十年九月戊辰,某官某谨告于某神曰:今兹禾稷将登,铚艾满野。
  阴雨为沴,弥月不止。
  穗者将腐,角者将落。
  徐方大水,将浸东境。
  沟洫盈满,流潦横至。
  民贫无食,恃获以饱。
  官贫无蓄,恃税以给,而雨并害之。
  公私困竭,神亦将乏享。
  吏既不职,无以格神之休。
  敢因民心,以乞晴于尔有神。
  神能扫除阴云,显见白日,使秋稼毕登,宿麦咸蓺。
  民免于饥,吏免于罪,则神之赐多矣,其何以报?谨告。
  九月甲戌,某官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告于神曰:民能尽力于耕,而水旱之变,不能知也。
  吏能尽力于治,而饥馑之忧,不能为也。
  斡旋阴阳,开阖天地,其职在神,此吏民之所恃而依也。
  虽然,叩之而必闻,号之而必应,人有不能,而况于神之远而微也?今者以雨病告,不旋日而雨止,种麦获豆,不失其时也。
  太守不德而蒙斯贶,自视缺然,知无以堪之也。
  酒醴洁芳,肴蔌备具,匪以为报,惟致其意也。
  尚飨。
  十二月己亥,某官某谨以酒果之奠,告于某神:宋维大都,兵食夥繁。
  一岁之奉,仰于诸藩。
  自河为灾,千里汗漫。
  邻邑告病,我邦独完。
  赋税百须,所恃惟田。
  终岁不雪,麦将大乾。
  患始于民,卒迨于官。
  神仁爱人,忍坐以观。
  卷舒阴阳,职上通天。
  劳不崇朝,雨雪纷然。
  民食宿麦,疠疫莫干。
  久而不施,莫知谁愆。
  吏则不德,而民当哀怜。
  归诚于神,其终舍旃。
  尚飨。
  元丰元年正月庚申,某官某谨以肴酒之奠,祭于句芒之神:木气既应,田事将起。
  肇出土牛,以令早晚。
  惟神体仁司春,发生万物。
  时节风雨,佑我农夫。
  苟东作顺叙,将终岁允赖。
  邦有旧典,敢率以告。
  尚飨。
  二月己未,某官谨以肴酒之奠,告于某神:某来守是邦,自秋徂春,政事不修。
  雨旸失候,始以水告,继以旱请。
  玩神渎祀,至于再三,中心赧焉,惧获谴咎。
  然今宿麦将槁,时雨不降,流亡布路,仓廪莫继。
  与其病民,宁我获戾。
  是用恭卜良日,申祷有神,其尚矜农夫,赐以膏泽。
  尚飨。
  六月十七日,具官某谨以肴酒之奠,告于某神:梁宋之郊,频年旱饥,盗贼烦兴,囹圄填充。
  粤自兹夏,农获六七。
  流亡既去,桴鼓随息。
  庶几秋成,民以阜安。
  而淫雨不节,水潦横溃。
  荏菽禾黍,鞠为污泽。
  秋气方始,田可耕种。
  神诚爱民,锡之开晴。
  积水时去,晚稼复蓺。
  则民报神之心不在俎豆,将世以奉承,毋有厌斁。
  尚飨。
  七月五日,具官某谨以肴酒之奠,告于某神:乃者暑雨荐至,沟浍盈满。
  淤田弃水,相继为虐。
  秋稼满野,沦胥以败。
  民号无告,吏莫之救。
  酌酒告神,庶几哀怜。
  曾未旋踵,秋旸炳耀。
  匪神之仁,化为凶年。
  虽使民竭其所有,无以报称,奉觞再拜,惟诚而已。
  其尚驱除阴沴,以终大赐。
  尚飨。

  《绩溪谒城隍文》苏辙

  某以不才,忝临民社。
  谨因旧礼,拜谒祠下:神仁爱民,恭率神意,不敢不勉。
  神亦时节风雨,驱除疠疫,以佑相我治。
  谨告。

  《谒孔子庙文》苏辙

  某结发学问,今始为邑。
  无由之政事而治蒲,无偃之文学而治武城。
  进谒祠下,惟愧惟栗。
  谨告。

  《祭灵惠汪公文》苏辙

  维元丰八年岁次乙丑八月壬戌朔十六日扼,承议郎、知县事、骑都尉苏辙,谨遣男适以B956酒特羊致祭于灵惠公汪王之神:神有功斯民,世享庙祀。
  辙来长是邑,即神旧邦。
  蒙神之休,雨旸以时。
  稼穑大熟,赋役毕具。
  狱讼衰少,才短政拙。
  何以获此,意由侥幸。
  以致疾疠,寒热为虐,下逮儿女,更相播染,卧者过半,迄兹痊损。
  自夏及秋,中间禊禳。
  神不厌渎,卒保康乂。
  皆神之恩,兹用恭致薄礼,以谢不敏。
  敢告:驱除瘴疠,时节风气,使民不告病,而吏与蒙贶。
  尚飨。卷(苏辙·青辞三首)

  《齐州祈雨青辞》苏辙

  呜呼!民愚无知,吏怠弗教。
  鬼神不享,积衅成疠。
  旱气充塞,五种失蓺。
  饥馑既至,疾疫将起。
  祷求百神,寂寥无闻。
  民既穷瘁,吏亦震恐。
  各知咎殃,将自洗濯。
  而神怒未怠,膏泽不至。
  栗栗危惧,无所归命。
  敢因旧仪,只荐诚悃。
  惟皇天后土,靡不覆帱。
  日月宿炔,靡不临照。
  山川岳渎,靡不容载。
  哀矜无辜,纵舍有罪。
  并包含养,与道为一。
  祓除妖孽,布导和气。
  时播甘雨,以救民命。
  亦俾我守臣,间蒙大赐,以宽忧责。

  《南京祈晴青辞》苏辙

  嗟民之艰,丰岁常少。
  粤维兹夏,牟麦小熟。
  饥者未饱,而淫雨为沴。
  秋稼殄瘁,沦为涂潦。
  宿藏将尽,岁计莫续。
  盗贼将起,犴狱充斥,民之无辜,谁为此祸。
  吏实不德,得过于神。
  胡为殃民,以重吏愆。
  今兹归诚天地,布其腹心。
  神仁爱人,岂终病之。
  其尚振扬清风,以逐屏翳。
  使太阳显行,后土以干。
  民趋于田,既获且耕。
  亦有高廪,以祀以养。
  吏蒙其赐,不知其报。
  此亦天地之大德,下民之所仰望而求也。

  《筠州祈雨青辞》苏辙

  臣来是邦,岁比水登。
  去夏大水,汎溢城邑。
  继以秋旱,民食不足。
  庶几今岁,五种遂茂,以释余病。
  而亢阳为灾,不雨弥月。
  水泉耗竭,多稼殄瘁。
  云物告异,灾火时发。
  上下恐惧,不知所措。
  惟吏之不德,无以仰当天心。
  惟民之无良,有以召致神怒。
  虽自洗濯,并走祠望,而诚意浅陋,灵贶不答,将默不以告。
  而民不可弃,神亦不终弃人。
  谨归诚天地,请命百神,尚克收如焚之威,以布甘雨,使民得稼穑,各安其居。
  使我守土之臣,亦蒙大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