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子的史书记载
史料上能找到的关于南子的记载并不多,仅有《论语·雍也》、《左传·定公十四年》、《史记·孔子世家》和《盐铁论·论儒》等文献都记载有“子见南子”一事。
《论语雍也第六》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史记·卷047·孔子世家》
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𫄨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居卫月馀,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巿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过曹。是岁,鲁定公卒。
《走私的后妃·南子的绯闻》(作者:周游):
南子何许人也?孔子为什么要见南子?“子见南子”是为谈礼论道吗?南子来自宋国宗室的美人,是卫灵公夫人。待字闺中,南子就已和公子朝私通。公子朝是一个非常俊美的男子。两美相爱,胜过夫妻。可惜,弱小的宋国迫于卫国强大的的压力,竟把南子嫁给老态龙钟的卫灵公。尽管卫灵公对南子无精打采,但对一个名叫弥子瑕美男子竟然兴高采烈。有一次吃桃子,弥子瑕竟然把剩下的一半送进卫灵公的嘴里,卫灵公居然笑而纳之,而且赞不绝口:“子瑕爱我爱得太厉害了!一个甜美的桃子都舍不得一个人吃,还分一半给我。”文武大臣无不掩嘴偷笑。由此,“食桃”一词成为男子同性恋的代名词。据《盐铁论•论儒》记载:“子瑕,佞臣也,夫子因之,非正也。”何谓“因”也?孙辈和祖辈妻妾性交为因。仗着卫灵公和南子的宠爱,弥子瑕胡作非为。尽管已有卫灵公和弥子瑕祖孙两代来嬲,南子仍不满足,经常红杏出墙,甚至借故回宋国和公子朝幽会。卫灵公非常怜香惜玉而且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特为南子另建宫殿,大开方便之门,甚至经常邀请公子朝来作国事访问。不久,南子生产一个儿子,名叫蒯瞆。至于蒯瞆是不是卫灵公的儿子,恐怕只有南子知道。不过,蒯瞆成年后就被立为世子。据《左传•定公十四年》记载:“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会于洮。大(太)子蒯聩献盂于齐,过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歌词大意是:已经满足了你们的母猪,为什么还不归还我们漂亮的种猪?蒯瞆痛恨此事,就派家臣戏阳速趁着朝见的机会刺杀母亲南子,企图平消丑闻。南子觉察了这事,就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竟把蒯瞆驱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