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子的历史典故

  “孔子适卫,因嬖臣弥子瑕以见卫夫人。”我们发觉南子之所以要会见孔子可能因其形象高大——“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对于南子的盛情邀请,孔子曾经畏葸不前。他怕南子下套,他怕自己禁不住诱惑,更怕卫灵公龙颜大怒,总而言之,生怕丢了饭碗和性命。于是,“孔子辞谢”。南子自然很不甘心:我是美女我怕谁?!于是,南子派人转告孔子:“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愿)见。”作为一国之母,南子以其美丽和权势在卫国没有她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没有她想得到而得不到的东西。孔子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南子若隐若现地坐在絺帷中。孔子不见庐山真面目,屈膝跪下行礼,但闻玉环璧佩璆然声响,像是南子正在里面欠身还礼,俯仰之间,弄得叮叮当当……遗憾的是,史太公司马迁走笔至此戛然而止。听到“子见南子”的绯闻,孔子门生无不大惊失色,其中一贯耿直的子路指责孔子:“老师常给弟子讲礼仪廉耻,自己为什么偷偷地去会南子?”听到弟子的质问,面对众多弟子,孔子不顾师道尊严,慌不择言:“如果我和南子那样,天厌之,天厌之!”(参见《论语•雍也》值得注意的,孔子连说两个“天厌之”,这就泄露春光了。倘若孔子问心无愧,就应该说:“如果我和南子那个,天打五雷轰!”然而,司马迁暗示我们孔子不敢用生命来赌咒发誓,只用那不疼不痒的“天厌之”敷衍了事。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