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虫部
《本草纲目》虫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音负终。《拾遗》)

  【校正】并入《拾遗》蚱蜢。

  【释名】负(音烦)、蚱蜢。

  时珍曰︰此有数种,螽总名也。江东呼为蚱蜢,谓其瘦长善跳,窄而猛也。螽亦作。

  【集解】藏器曰︰螽状如蝗虫。有黑斑者,与蚯蚓异类同穴为

  时珍曰︰螽,在草上者曰草螽,在土中者曰土螽,似草螽而大者,曰螽斯;似螽细长者,曰曰螽。《尔雅》云蜀,也;草螽,负也,斯螽,也;螽,也;土螽,也。数稼。五月动股作声其卵,至夏始出。

  陆佃云︰草虫鸣于上风,蚯蚓鸣于下风,因风而化。性不忌而一母百子。故《诗》云︰草虫,螽。蝗亦螽类,大而方首,首有北人炒食之。一生八十一子。冬有大雪,则

  【气味】辛,有毒。

  【主治】五月五日候交时收取,夫妇佩之,令相爱媚(藏器)。

  【附录】吉丁虫(《拾遗》)

  藏器曰︰甲虫也。背正绿,有翅在甲下。出岭南。宾、澄诸州。人取带之,令人喜好相爱,媚药也。

  虫部相关金龟子 灶马 行夜 蜚蠊 地鳖(土鳖,蚵虫) 鼠妇 衣鱼 萤火 蝼蛄 天牛 蜣螂 蝉花 蝉蜕 蚱蝉 茶蛀虫 皂荚蠹虫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