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虻

《本草纲目》虫部
《本草纲目》虫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音萌。《本经》中品)

  【释名】魂常(《本经》)。

  时珍曰︰虻以翼鸣,其声虻虻,故名。陆佃云︰蚊害民,故曰蚊;虻害通。

  【集解】《别录》曰︰木虻生汉中川泽,五月取之。

  颂曰︰今处处有之,而襄、汉近地尤多。

  弘景曰︰此虻状似虻而小,不啖血。近道草中不见有之,市人亦少卖者,方家惟用蜚虻耳。

  恭曰︰虻有数种,并能啖血,商淅以南江岭间大有。木虻,长大绿色,殆如蜩蝉,咂牛马或至颠仆。蜚虻,状如蜜蜂,黄黑色,今俗多用之。又一种小者名鹿虻,亦名牛虻,大如蝇,啮牛马亦猛。市人采卖之,三种同体,以疗血为本;虽小有异同,用之不为嫌。木虻倍大,而陶云似虻而小,不啖血,盖未之识耳。

  藏器曰︰木虻从木叶中出,卷叶如子,形圆,著叶上。破之初出如白蛆,渐大羽化,拆破便飞,即能啮物。塞北亦有,岭南极多,如古度化蚁耳。木虻是叶内者,蜚虻是已飞者,正如蚕蛹与蛾,总是一物,不合重出。应功用不同,后人异注耳。

  时珍曰︰金幼孜《北征录》云︰北虏长乐镇草间有虻,大者如蜻蜓,拂人面嘬。元稹《长庆集》云︰巴蜀山谷间,春秋常雨,五、六月至八、九月则多虻,道路群飞,咂牛马血流,啮人毒剧溪涧中多水蛆,长寸余,色黑。夏末变为虻,螫人甚毒。观此,则虻之变化,有木有水,非一端也。

  【气味】苦,平,有毒。

  【主治】目赤痛,伤泪出,瘀血血闭,寒热酸

  虫部相关蜚虻 腆颗虫 金龟子  灶马 行夜 蜚蠊 地鳖(土鳖,蚵虫) 鼠妇 衣鱼 萤火 蝼蛄 天牛 蜣螂 蝉花 蝉蜕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