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果部
《本草纲目》果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本经》上品)

  【释名】时珍曰︰按陆佃《埤雅》云︰大曰枣,小曰棘。棘,酸枣也。枣性高,故重;棘性低,故并。音次。枣、棘皆有刺针,会意也。

  【集解】《别录》曰︰枣生河东平泽。

  弘景曰︰世传河东猗氏县枣特异。今青州出者形大而核细,多膏甚甜。郁州互市者亦好,小不及耳。江东临沂、金城枣形大而虚,少脂,好者亦可用之。南枣大恶,不堪啖。

  颂曰︰近北州郡皆出枣,惟青州之种特佳。晋州、绛州者虽大,而不及青州肉浓也。江南出者,坚燥少脂。今园圃种莳者,其种甚多。美者有水菱枣、御枣之类,皆不堪入药,盖肌肉轻虚故也。南郡人煮而曝干,皮薄而皱,味更甘于他枣,谓之天蒸枣,亦不入药。

  按︰郭璞注《尔雅》云︰壶枣大而锐,壶犹瓠也。边,腰枣也,细腰,今谓之辘轳枣。,白枣也,子白乃熟。洗,大枣,也,出河东猗氏县,大如鸡卵。遵,羊枣也,实小紫黑,俗名羊矢枣。,酸枣也,木小而实酢。还味,枣也,其味短。蹶泄,苦枣也,其味苦。晰,无实枣也。

  宗奭曰︰大枣先青州,次晋州,皆可晒曝入药,益脾胃。余者止可充食用耳。青州人以枣去皮核,焙干为枣圈,以为奇果。有御枣,甘美轻脆,后众枣熟而易生虫,今人所谓扑落酥者是也。又有牙枣,先众枣熟,亦甘美,微酸而尖长。二枣皆可啖,不堪收曝。

  时珍曰︰枣木赤心有刺。四月生小叶,尖觥光泽。五月开小花,白色微青。南北皆有,惟青、晋所出者肥大甘美,入药为良。其类甚繁,《尔雅》所载之外,郭义恭《广志》有狗牙、鸡心、牛头、羊矢、猕猴、细腰、赤心、三星、骈白之名,又有木枣、氐枣、桂枣、夕枣、灌枣、墟枣、蒸枣、白枣、丹枣、棠枣,及安邑、信都诸枣。谷城紫枣长二寸,羊角枣长三寸。密云所出小枣,脆润核细,味亦甘美,皆可充果食,不堪入药。入药须用青州及晋地晒干大枣为良。按︰贾思勰《齐民要术》云︰凡枣全赤时,日日撼而收曝,则红皱。若半赤收者,肉未充满,干即色黄而皮皱,将赤收者,味亦不佳。《食经》作干枣法︰须治净地,铺菰箔之类承枣,日晒夜露,择去胖烂,曝干收之。切而晒干者为枣脯。煮熟榨出者为枣膏,亦曰枣瓤。蒸熟者为胶枣,加以糖、蜜拌蒸则更甜;以麻油叶同蒸,则色更润泽。捣胶枣晒干者为枣油,其法取红软干枣入釜,以水仅淹平,煮沸漉出,砂盆研细,生布绞取汁,涂盘上晒干,其形如油,以手摩刮为末收之。每以一匙,投汤碗中,酸甜味足,即成美浆,用和米,最止饥渴、益脾胃也。卢谌《祭法》云︰春祀用枣油。即此。

  果部相关生枣 天师栗 栗根 栗树皮 栗花 栗毛球 栗壳 栗内薄皮 栗实  桃橛 桃符 桃胶 桃茎,桃白皮 桃叶 桃花

《果部·本草纲目》果部  李实 李核仁 李根白皮 李花 李叶 李树胶  杏实 杏仁(杏核仁) 杏花 杏叶 杏枝 杏根 巴旦杏  梅实 乌梅 白梅 梅核仁 梅花 梅叶 梅根 木梅  桃实 桃仁(桃核仁) 桃毛 桃枭 桃花 桃叶 桃茎,桃白皮 桃胶 桃符 桃橛  栗实 栗内薄皮 栗壳 栗毛球 栗花 栗树皮 栗根 天师栗  生枣 大枣 枣核,枣仁,三岁陈枣核中仁 枣叶 枣木心 枣根 枣皮 仲思枣 苦枣  梨实 梨花 梨叶 梨木皮 鹿梨 棠梨 海红(海棠梨) 木瓜 楂子  温孛 山楂 赤爪木 庵罗果 柰(频婆) 林檎(文林郎果)  漆柿(绿柿) 君迁子(牛奶柿,丁香柿) 安石榴 甘石榴 酸石榴 酸榴皮 酸榴东行根 榴花  橘实 黄橘皮 青橘皮 橘瓤上筋膜 橘核 橘叶    枸橼 金橘 枇杷 杨梅 樱桃 山婴桃 银杏 胡桃 胡桃仁 油胡桃 胡桃青皮 胡桃树皮 胡桃壳  阿月浑子 槠子 钩栗 橡实 槲实 荔枝 荔枝实 荔枝核 荔枝壳 荔枝花,荔枝皮根 龙眼 龙眼实 龙眼核 龙荔 橄榄 橄榄实 橄榄仁 橄榄核 木威子 庵摩勒 毗梨勒 五敛子 五子实 榧实 海松子 槟榔 大腹子 椰子 无漏子 桄榔子 木面 波罗蜜 无花果 阿勒勃 沙棠果 蟾子 麂目 都桷子 都念子 都咸子 摩厨子 韶子 马槟榔 枳(蜜枳) 秦椒 蜀椒 崖椒 蔓椒 地椒 胡椒 毕澄茄 吴茱萸 食茱萸 盐麸子 醋林子  皋芦 甜瓜 瓜蒂 西瓜 葡萄 婴郁 猕猴桃 甘蔗 沙糖 石蜜 刺蜜 莲藕 莲实  藕丝菜 藕节 莲薏(苦薏) 莲蕊须 莲花 莲房 荷叶 红白莲花 芰实 芰花 乌菱壳 芡实 乌芋 慈菇 附录诸果 诸果有毒

相关文章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