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奇略·第三卷·导战
凡与敌战,山川之夷险,道路之迂直,必用乡人引而导之,乃知其利,而战则胜。法曰:「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汉武帝时,匈奴比岁入寇,所杀掠甚众。元朔五年春,今卫青将三万骑出塞,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兵不能至此,遂醉卧帐中。汉兵夜至,围,右贤王遂大惊,独与其爱妾一人、骑兵数百,溃围夜逃北去。汉遣轻骑校尉郭成等追四百里,弗及,得虏裨王十余人,男女万五千余口,畜马数百万。于是,青率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立号而归。皆用校尉。
张骞以尝使大夏,留匈奴久,导军,善知水草处,大军得以无饥渴之患焉。
翻译
大凡同敌人作战,对于山川的平坦或险要,道路的曲折或直捷,一定要用当地人来引导,才能了解哪里地形对我有利,这样,打起仗来,就能取得胜利。诚如兵法所说:“作战中不使用乡导的,就不能获得地利之助。”西汉武帝时期,匈奴连年入侵边境,所过杀人掠物甚为严重。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春天,武...查看全文...
赏析
本篇以《导战》为题,取义“导引”,旨在阐述使用乡导对于作战的重要作用问题。它认为,对于作战地区的地形条件怎样,只有以当地人作向导,才能了解和掌握;也只有在充分利用地形条件时,打起仗来才能获胜。战争总是在一定的空间地域中进行。作战地区的地形条件怎样,对作战双方都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