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内政
改革选官制度。采纳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使门阀士族的政治特权得到确立和巩固,得到他们对曹魏政权的支持。此项制度受后人指责颇多,直接导致后代士族政治的腐败和社会动荡、战乱。
限制宦官、外戚权力。颁令“其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保证了魏始终没有因为宦官、外戚干政造成政治危机。
削夺藩王权力。曹魏藩王的封地时常变更,没有治权和兵权,举动受到严格监视,形同囹圄。这个政策虽然吸取了汉朝诸侯国作乱的教训,却留下隐患,导致宗亲势单力薄,日后无力阻止外臣夺权。
重视文教。黄初二年,下令人口十万以上的郡国每年察举孝廉一人,如有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不受户口限制。黄初五年,封孔子后人孔羡为宗圣侯,重修孔庙,在各地大兴儒学,立太学,置五经课试之法,设立春秋穀梁博士。在短期内使封建正统文化复兴。
恢复社会生产。除禁令,轻关税,禁止私仇,广议轻刑,与民休养,使北方地区重现安定繁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