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谷部
《本草纲目》谷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别录》中品)

  【校正】《别录》中品有青粱米、黄粱米、白粱米,今并为一。

  【释名】时珍曰︰粱者,良也,谷之良者也。或云种出自梁州,或云粱米性凉,故得粱名,皆各执己见也。粱即粟也。考之《周礼》,九谷、六谷之名,有粱无粟可知矣。自汉以后,始以大而毛长者为粱,细而毛短者为粟。今则通呼为粟,而粱之名反隐矣。今世俗称粟中之大穗长芒,粗粒而有红毛、白毛、黄毛之品者,即粱也。黄、白、青、赤,亦随色命名耳。郭义恭《广志》有解粱、贝粱、辽东赤粱之名,乃因地命名也。

  【集解】弘景曰︰凡云粱米,皆是粟类,惟其牙头色异为分别耳。胜之云︰粱是秫粟,则不尔也。黄粱出青、冀州,东间不见有。白粱处处有之,襄阳竹根者为佳。青粱江东少有。又汉中一种粱,粒如粟而皮黑可食,酿酒甚消玉。

  恭曰︰粱虽粟类,细论则别。黄粱出蜀、汉、商、浙间,穗大毛长,谷米俱粗于白粱。而收子少,不耐水旱。食之香美,胜于诸粱,人号竹根黄。陶以竹根为白粱,非矣。白粱穗大多毛且长,而谷粗扁长,不似粟圆也。米亦白而大,食之香美,亚于黄粱。青粱谷穗有毛而粒青,米亦微青而细于黄、白粱,其粒似青稞而少粗,早熟而收薄。夏月食之,极为清凉。但味短色恶,不如黄、白粱,故人少种之。作饧清白,胜于余米。

  颂曰︰粱者,粟类也。粟虽粒细而功用则无别也。今汴、洛、河、陕间多种白粱,而青、黄稀有,因其损地力而斩获少也。

  宗奭曰︰黄粱、白粱,西洛农家多种,为饭尤佳。余用不甚相宜。

  谷部相关黄粱米 玉蜀黍 蜀黍 丹黍米   占稻(早稻) 禾秆 炒米汤 淅二泔(米沈) 粳米  稻穰  苦荞麦 荞麦

《谷部·本草纲目》谷部 胡麻 白油麻 胡麻油 亚麻 大麻 麻勃  麻仁 麻油 麻叶 黄麻 麻根 沤麻汁 小麦 麦麸  麦粉 面筋 麦苗 大麦  雀麦 荞麦 苦荞麦  稻穰  粳米 淅二泔(米沈) 炒米汤 禾秆 占稻(早稻)   丹黍米 蜀黍 玉蜀黍  黄粱米 白粱米 青粱米  粟米 粟泔汁 粟糖 粟奴  龙爪粟,鸭爪稗  野狼尾草 东蓬葵 菰米 蓬草子 皇草 自然谷 薏苡 薏苡仁 薏苡根 薏苡叶 罂子粟 阿芙蓉 大豆 黑大豆(黑豆) 大豆皮 豆叶 豆花 大豆黄卷 黄大豆 赤小豆 腐婢 绿豆 绿豆粉 豆皮 白豆  豌豆 蚕豆 豇豆 蛾眉豆(沿篱豆) 白扁豆 白扁豆花 刀豆 黎豆 大豆豉 淡豉 蒲州豉 豆黄 豆腐 陈廪米  青精干石饭     寒具(环饼,捻头) 蒸饼 女曲(黄子) 黄蒸(麦黄) 曲(酒母,酒曲) 小麦曲 大麦曲 面曲,米曲 神曲 红曲  饴糖  榆仁酱 芜荑酱  米醋  米酒 糟笋节中酒 东阳酒 姜酒 葱豉酒 戊戌酒 烧酒 葡萄酒 酿酒  酒糟 大麦醋糟 干饧糟 米秕 舂杵头细糠

相关文章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