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集》第一百十四卷(内制表本一十七首)

  《皇帝为冬节奏告永裕陵神宗皇帝表本》苏轼

  伏以历纪天正,史书日至。
  感舒长于测景,增怵惕于履霜。
  恭惟谥号皇帝,德迈尧仁,功恢禹迹。
  游衣冠于原庙,徒仰威神;望松柏于桥山,永怀悲慕。

  《皇太后殿夫人为冬节往永裕陵酌献神宗皇帝表本》苏轼

  伏以一阳来复,万物怀生。
  空临观祲之辰,无复称觞之庆。
  恭惟谥号皇帝,道齐覆载,德冒华夷。
  从南狩于苍梧,神游已邈;望西陵于铜雀,涕慕空深。

  《皇帝为十一月一日奏告永裕陵神宗皇帝旦表本》苏轼

  伏以始饯余寒,复兴嗣岁。
  望寝园而增慕,悼日月之不留。
  恭惟谥号皇帝,道贯百王,泽涵万宇。
  永瞻帝所之乐,坐起尧墙之悲。
  馈奠莫由,驰诚罔极。

  《皇太后殿夫人为年节往永裕陵酌献神宗皇帝表本》苏轼

  伏以苇桃在户,徒讲三朝之仪;椒柏称觞,无复万年之寿。
  恭惟谥号皇帝,功施无外,德洽有生。
  随鼓漏于寝园,莫亲馈奠;望衣冠于原庙,空极涕流。

  《皇帝为三月一日奏告神宗皇帝旦表本》苏轼

  伏以既成春服,时方褉洛之初;祗谒寝园,古有荐鲔之礼。
  恭惟谥号皇帝,配天立极,如日载阳。
  仰余(一作阴)泽之旁流,致群生之遂茂。
  光灵愈远,涕慕空深。

  《皇帝为神宗皇帝大祥往永裕陵奏告表本》苏轼

  伏以寝庙告成,永动廓然之感;柏城森列,遽兴拱矣之悲。
  恭惟谥号皇帝,泽浸函生,庆垂后裔。
  配天无极,奉谟训以长存;示民有终,怅神游之安在。
  恭修祥奠,莫诉哀诚。

  《皇帝为神宗皇帝大祥内中奏告表本》苏轼

  伏以追号罔极,实抱终身之忧;祥衤覃有期,盖迫先王之礼。
  恭惟谥号皇帝,睿明照世,神智自天。
  虽清庙肃雍,瞻之莫见;而威颜咫尺,凛然常存。
  悲慕之深,华夷所共。

  《皇太后殿夫人为神宗皇帝大祥往永裕陵酌献表本》苏轼

  伏以飚驭上宾,日以远矣。
  隙驹遄迈,祥而廓然。
  恭惟谥号皇帝,道始家邦,化刑夷夏。
  天地之运,固代谢于阴阳;草木何知,徒兴悲于霜露。
  莫亲馈奠,惟极哀诚。

  《十月朔本殿夫人往永裕陵酌献神宗皇帝表本》苏轼

  雨霜陨箨,感闭塞于天时;收潦涤场,思艰难于王业。
  恭惟尊谥皇帝,禹功纪地,尧则惟天。
  威加四夷,尚余肃物之凛;仁及万汇,永同挟纩之温。
  省奉无期,瞻怀靡极。

  《永安永昌永熙永裕陵忌辰奏告宣祖太祖太宗神宗皇帝表本》苏轼

  伏以卜年之永,恩浃于华夷;讳日之临,感深于臣子。
  恭惟谥号皇帝,文武经世,威灵在天。
  每更不乐之辰,尚有遗弓之慕。
  山陵永望,雨露增怀。

  《永安永昌永熙陵忌辰奏告昭宪孝惠孝明孝章淑德懿德明德元德章怀章穆章懿章》苏轼

  惠章献明肃皇后表本(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伏以周南之化,刑恭俭于多方;渭北之游,极望思于原庙。
  恭惟谥号皇后,道应图史,德参圣神。
  顾明发之永怀,仰徽音之如在。
  载瞻园寝,想见衣冠。

  《皇太后殿内人为神宗皇帝忌辰朝永裕陵表本》苏轼

  伏以百年之思,化被于无疆。
  终身之忧,感深于不乐。
  恭惟谥号皇帝,德齐尧禹,功陋汉唐。
  道盖始于正家,谋方贻于并翼。
  追攀罔极,慨慕徒深。

  《永裕陵正月旦表本》苏轼

  伏以宾出日于阳谷,尧历方颁;朝计吏于原陵,汉仪具举。
  恭惟谥号皇帝,功恢禹迹,德迈汤仁。
  虽岁月之屡迁,想威神而如在。
  载瞻园寝,空极望思。

  《永裕陵二月旦表本》苏轼

  伏以时方启蛰,礼及献羔。
  感清衎之协风,怵怀思于濡露。
  恭惟谥号皇帝,文武纬世,圣灵在天。
  岱岳泥金,永讲知中之礼;荆山铸鼎,遽成脱屣之游。
  永望寝园,徒增感慕。

  《永裕陵四月旦表本》苏轼

  伏以日躔昴、毕,卦直乾、离。
  物蒙长养之仁,世载文明之化。
  恭惟谥号皇帝,功成不宰,德范无穷。
  执炎帝之衡,莫追往躅;秩南郊之政,空守成规。
  祗望寝园,惟增感慕。

  《永裕陵十月旦表本》苏轼

  伏以戒寒墐户,倏及于秦正。
  前晦行陵,祗循于汉礼。
  恭惟谥号皇帝,懿文纬世,厚德载时。
  休老劳农,追述养民之政;厉兵讲武,敢忘经国之谋。
  永望寝园,益增感慕。

  《永裕陵十二月旦表本》苏轼

  伏以商正纪历,大吕旋宫。
  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献民力以共宗庙之祀。
  恭惟谥号皇帝,至仁无外,全德难名。
  文物声明,但睹乘时之迹;昆虫草木,孰知成岁之功。
  急景易迁,永怀何极。

  ◎内制国书十八首)

  《皇帝达太皇太后贺大辽正旦书(元祐元年十月)》苏轼

  肇易岁元,发新荣于万物;仰遵慈诲,修旧好于两朝。
  远饬使轺,肃将礼币。

  庶迎寿祉,式副愿言。

  《皇帝贺大辽皇帝正旦书(元祐元年十月)》苏轼

  献岁发春,共讲三朝之庆。
  宝邻继好,茂膺五福之祥。
  申饬使车,往陈信币。

  永言欣颂,曷罄谕陈。

  《皇帝达太皇太后回大辽皇帝贺正旦书(元祐二年正月五日)》苏轼

  百年之好,既讲于春朝;万寿之仪,兼陈于幄殿。
  恭因省侍,具述来音。
  感怿之怀,言宣莫罄。

  《皇帝回大辽皇帝贺正旦书(元祐二年正月五日)》苏轼

  东风协应,感徂岁之更新。
  远使交驰,导欢言而如旧。
  粲然礼币,申以书词。

  欣怿之深,敷陈罔究。

  《皇帝达太皇太后回大辽皇帝贺坤成节书(元祐二年七月)》苏轼

  嘉月令辰,笃生寿母;珍函重币,交庆宝邻。
  已恭致于德音,复钦传于慈旨。

  其为感怿,未易名言。

  《皇帝回大辽皇帝问候书(元祐二年七月)》苏轼

  四牡载驰,远勤于使介。
  尺书为问,申讲于邻欢。
  方履素秋,克膺纯福。
  益祈保护,式副愿言。

  《皇帝达太皇太后贺大辽皇帝生辰书(元祐二年)》苏轼

  寒律既周,诞辰载纪。
  恭被慈闱之诲,俾修庆币之仪。
  永介寿康,式符颂祷。

  更祈调卫,以副愿言。

  《皇帝贺大辽皇帝生辰书(元祐二年)》苏轼

  大吕还宫,摄提正丑。
  载协诞弥之庆,永膺寿考之祥。
  临遣使轺,往陈信币。

  其为欣祷,莫尽名言。

  《皇帝达太皇太后贺大辽皇帝正旦书(元祐二年)》苏轼

  岁律肇新,邻欢载讲。
  恭被慈闱之诲,远通庆币之诚。
  益冀保颐,永绥寿嘏。

  《皇帝贺大辽皇帝正旦书》苏轼

  三阳朋来,庆二仪之交泰;两朝继好,纳万民于阜昌。
  申敕使车,肃将礼币。

  愿符善祷,永介纯釐。

  《皇帝回大辽皇帝贺兴龙节书(元祐二年十月)》苏轼

  诞日载临,邻欢岁讲。
  封疆虽远,晷刻不逾。
  惟信睦之交修,识情文之两至。

  益深雅好,良极欣悰。

  《皇帝达太皇太后回大辽皇帝问候书(元祐二年十月)》苏轼

  嘉平纪月,震夙惟时。
  屡兹庆使之来,重以慈闱之问。
  寻因省侍,悉致诚言。

  欣感之深,敷陈罔究。

  《皇帝回大辽皇帝贺正旦书(元祐三年)》苏轼

  献岁发春,方祝永年之庆;睦邻敦好,益修奕世之欢。
  信币精华,书词温缛。

  再维雅契,良极欣悰。

  《皇帝达太皇太后回大辽皇帝贺正旦书(祐三年)》苏轼

  正岁履端,远勤于华使;慈闱申庆,重领于珍函。
  省侍之余,诚言已达。
  永惟欣感,莫究言宣。

  《皇帝回大辽皇帝贺兴龙节书》苏轼

  世睦宝邻,申以无穷之好;岁驰华使,及兹载夙之辰。
  阅词币之兼隆,识情文之备至。
  愿言欣感,难悉究陈。

  《皇帝达太皇太后回大辽皇帝问候书》苏轼

  遣使为寿,既欣邻好之修;因书见诚,兼致慈闱之问。
  侍言有次,来意毕陈。

  感怿之深,敷陈罔既。

  《皇帝达太皇太后回大辽皇帝贺坤成节书(元祐四年七月)》苏轼

  星火西流,庆慈闱之诞日;皇华北至,讲邻国之诚言。
  既达来音,俾修报礼。

  感铭之素,敷述难周。

  《皇帝回大辽皇帝问候书(元祐四年七月)》苏轼

  轺车重币,已修交庆之仪;尺素好音,复讲久要之信。
  属临素节,允迪纯禧。

  益冀保颐,式符企咏。

  ◎内制朱表三首)

  《景灵宫宣光殿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罢散朱表(元祐二年二月十四日)》苏轼

  伏以驭风云阙,既参日月之光;弭节琳宫,尚答臣民之望。
  爰开法会,庶款真庭。
  愿推往圣之心,永锡函生之福。

  《集禧观洪福殿罢散谢雨道场朱表》苏轼

  伏以旱暵为灾,祷求屡渎。
  赖神之赐,霈泽以时。
  盖至道之无私,岂不德之能致。
  载陈谢恳,少答灵休。

  《中太一宫真室殿为太皇太后消灾集福罢散天皇九曜道场朱表(元祐三年)》苏轼

  伏以仁者必寿,信惟天地之心;孝无不通,宜从臣子之欲。
  虔遵道范,仰叩真庭。
  庶同海宇之诚,上集慈闱之福。
  天威咫尺,求聪明于我民;圣寿万年,定子孙于下地。
  更推博施,普及函生。

  ◎内制疏文十一首)

  《集禧观开启祈雪道场青词(元祐元年二月六日)》苏轼

  伏以麦将覆块,雪未掩尘。
  嗣岁之忧,下民安诉。
  具严法会,祗款閟宫。
  仰冀同云,溥滋新腊。

  《景灵宫宣光殿奉安神宗皇帝御容日开启道场青词(元祐二年三月十四日)》苏轼

  伏以天鉴不远,诚感则通。
  方宝构之肇新,宜神游之降格。
  具严法席,高咏灵篇。
  内安清净之居,外锡烝黎之福。

  《集禧观开启祈雨道场青词(元祐二年三月二十五日)》苏轼

  洞渊龙王,水府圣众。
  饥馑之患,民流者期年;吁嗟之求,词穷于是日。
  乃眷阴灵之宅,实为云雨之司。
  涵濡之功,俄顷而办。
  罔吝天泽,以答民瞻。

  《集禧观洪福殿等处罢散谢雨道场青词》苏轼

  德有愧于动天,敢辞屡请;道无私而应物,岂间微诚。
  霈一雨以咸周,起三农于既病。
  仰承灵贶,莫报深仁。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太妃受册奏告景灵宫等处青词(元祐二年七月十九日)》苏轼

  伏以祗是亲闱,庶几孝治。
  配德祖考,既务极于推崇;笃生眇冲,亦敢忘于褒显。
  将奉宝册,率循旧章。
  徼福于神,先期以告。

  《神宗皇帝御容进发前一日奏告诸宫观等处青词(元祐二年九月二十五日)》苏轼

  嵩洛之间,山陵所在。
  严道释之净宇,奉衣冠之别祠。
  恭择良辰,启行仙驭。

  敢徼福于群圣,庶流祉于含生。
  仰叩真灵,冀垂昭鉴。

  《隆祐宫设庆宫醮青词(元祐二年)》苏轼

  伏以长乐告成,光动紫宫之像;清都下照,诚通降阙之仙。
  祗率多仪,肃陈菲荐。
  永惟慈孝之本,克享天人之心。
  介万寿之无疆,锡五福之纯备。

  《西岳庙开启祈雨道场青词(元祐三年七月十三日)》苏轼

  伏以二华之尊,作镇于西极;兆人所急,望岁于秋成。
  谷既日滋,雨不时霈。

  敢以病告,于我有神。
  闵兹将槁之苗,赐以崇朝之泽。
  惟神之德,非我敢忘。

  《中太一宫真室殿开启天皇九曜消灾集福道场青词》苏轼

  臣以冲眇,嗣承列圣之休;济于艰难,实赖文母之德。
  临莅四载,勤劳百为。

  畏天之威,未尝终日而豫怠;视民如子,惟恐一夫之困穷。
  伏愿上帝降祥,众真垂祐。
  消禳灾沴,永底寿康。
  恭陈宝箓之科,仰扣神游之馆。
  敢祈昭鉴,下察孝心。

  《皇太妃宫阁庆落成开启道场青词》苏轼

  伏以良辰袭吉,华构一新。
  仰荷褒崇之私,得伸鞠育之报。
  落成告备,法会有严。
  请命上穹,驰神真圣。
  庶精诚之必达,锡寿祉于无穷。

  《景灵宫罢散奉安神宗皇帝御容道场功德疏文(元祐二年四月七日)》苏轼

  伏以肇新宝构,祗奉睟容。
  修妙供于珠庭,结胜缘于净众。
  真游永奠,法会告成。
  普冀含生,悉蒙余祉。
  谨疏。

  ◎内制斋文十七首)

  《冬至福宁殿作水陆道场资荐神宗皇帝斋文》苏轼

  伏以圣神陟降,释梵后先。
  适更来复之辰,茂荐往生之福。
  虔修净供,仰导真游。

  《正旦于福宁殿作水陆道场资荐神宗皇帝斋文》苏轼

  伏以弃黄屋以上宾,莫追风驭;抱乌号而永慕,再历春朝。
  敢仗胜缘,式开净供。
  仰颂义尧之德,永追梵释之游。

  《在京诸宫观开启神宗皇帝大祥道场斋文》苏轼

  伏以密音如昨,新谷再升。
  望仙驭于帝乡,陈法筵于净宇。
  人天来会,共修最胜之缘;梵释同游,永锡无疆之庆。

  《垂拱殿开启神宗皇帝大祥道场斋文》苏轼

  伏以丧期有数,方叹于壑舟;法海无边,聊资于岸筏。
  有严秘殿,恭启净筵。

  时御六龙,徘徊宫阙。
  永同千佛,陟降人天。

  《内中福宁殿下寒节为神宗皇帝作水陆道场斋文》苏轼

  伏以甚雨疾风,感春律之将变;钻燧改火,悼丧期之不留。
  爰启净筵,以资冥福。
  愿登大觉,永济函生。

  《景灵宫宣光殿奉安神宗皇帝御容日开启道场斋文》苏轼

  伏以祠宫夙启,真室告成。
  仗胜会于佛僧,导灵游于梵释。
  更推余祉,旁及含生。

  《大相国寺开启祈雨道场斋文》苏轼

  伏以旱暵既久,麦禾将空。
  仰惟天人之师,宜专云雨之施。
  庶几慈愍,宽我忧危。

  《郑州超化寺祈雨斋文》苏轼

  伏以常旸为灾,历时愈炽。
  秋谷未蓺,夏苗将空。
  天意未回,佛慈所愍。
  愿以不思议智力,大解脱神通。
  时兴法云,普赐甘泽。

  《郑州超化寺谢雨斋文》苏轼

  等慈应物,不倦于祷求;神智无方,何难于膏泽。
  旱沴既弭,农民其康。
  仰惟不宰之功,岂待有为之报。
  爰修净供,少达纯诚。

  《十月一日永裕陵下宫开启资荐神宗皇帝道场斋文》苏轼

  桥山永望,莫瞻弓剑之余;阳月载临,徒增霜露之感。
  招延净众,崇建梵筵;庶集胜因,仰资真驭。

  《西京会圣宫应天禅院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礼毕开启道场斋文》苏轼

  原庙告成,神游既奠。
  虽圣灵之无碍,对越在天;从世法之有为,归依于佛。

  普愿幽明之域,悉登净妙之庭。
  集此胜因,以资仙驭。

  《后苑瑶津亭开启祈雨道场斋文》苏轼

  六月徂夏,方金火之争;三农望秋,乏雷雨之施。
  嗟人何罪,逢岁之艰。
  自非妙觉之等慈,孰拯疲民于重困。
  有严禁苑,祗建净筵。
  念我忧劳,锡之膏泽。

  非独起焦枯于田野,抑将扫疾疫于里闾。
  嘉与含生,永均介福。

  《后苑瑶津亭开启祈雨道场斋文》苏轼

  伏以常旸之沴,历月于兹。
  近自都畿,远及关辅。
  岂独西成之害,将为宿麦之忧。
  仰止觉慈,必垂善救。
  普集山川之守,来登梵释之筵。
  罔吝膏濡,以兴焦槁。

  《后苑瑶津亭开启谢雨道场斋文》苏轼

  伏以祗畏之心,格人天于影响;觉慈之力,反水旱于屈伸。
  周泽载濡,农田告足。
  既解蕴隆之患,庶无流潦之虞。
  仰冀能仁,曲垂昭鉴。

  《显圣寺寿圣禅院开启太皇太后消灾集福粉坛道场斋文》苏轼

  伏以躬俭节用,本严房闼之风;遗大投艰,猥当庙社之寄。
  常恐德之弗类,以召灾于厥身。
  敢即仁祠,肆陈净供。
  恭延梵释,普施人天。
  俾寿而康,非独辅安于寡昧;与民同利,固将燕及于华夷。
  仰冀能仁,曲垂昭鉴。

  《景灵宫宣光殿开启神宗皇帝忌辰道场斋文》苏轼

  伏以至德难名,已立配天之极。
  孝思永慕,盖有终身之忧。
  惟是佛乘,庶资冥福。
  属弓剑上宾之日,就衣冠出游之庭。
  虔设净筵,俾严胜果;庶超真觉,永庇含生。

  《奉宸库翻修圣字等库了毕安慰土地道场斋文》苏轼

  伏以货币所藏,有坏必葺。
  聪直之鉴,既成乃安。
  爰仗佛慈,以绥神守。
  庶期昭格,永底纯熙。

  ◎内制祝文三十三首)

  《奏告天地社稷宗庙宫观寺院等处祈雨雪青词斋祝文》苏轼

  伏以期年以来,水旱作沴。
  迨兹徂岁,复苦常旸。
  疾疫将兴,农末俱病。
  方斋居而默祷,庶精意之登闻。
  敢祈春腊之交,沛然雨雪之赐。
  愿均介福,敷锡群生。

  《五岳四渎等处祈雪祝文》苏轼

  伏以历冬不雪,两岁之忧。
  疾疠将兴,麦麰就槁。
  分命守土,告于有神。
  下民其咨,天听不远。
  毋爱同云之泽,以成盈尺之祥。
  苟利于民,敢忘其报。

  《内中添盖诸帝后神御殿告迁御容权奉安于慈氏殿祝文》苏轼

  於皇帝考,肇启閟祠。
  方增筑之未宁,惧格思之有渎。
  别严净宇,祗奉睟容。

  式燕圣灵,永绥慈嘏。

  《内中慈氏殿告迁神御于新添修殿奉安祝文》苏轼

  伏以增筑告成,閟严有奂。
  俨衣冠之来复,忾叹息之疑闻。
  昭格穆清,永绥燕翼。

  《景灵宫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祝文》苏轼

  伏以恭承仙驭,奄宅殊庭。
  罄海宇以骏奔,俨人天之景从。
  愿回日月之照,少答神民之心。
  乃眷新宫,永垂余庆。

  《天章阁权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祝文》苏轼

  伏以唐虞稽古,虽绝名言。
  文武重光,已新崇构。
  下慰华夷之望,仰摹天日之容。
  将往宅于灵宫,永怀攀慕;愿少安于秘殿,无尽瞻依。

  《内中神御殿张挂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祝文》苏轼

  伏以祥祭告终,圣灵改御。
  僾如在位,威不违颜。
  虽天日之光,固难形似;而神人之奉,永有瞻依。
  悲慕愈深,照临无极。

  《神宗皇帝大祥祭讫彻馔除灵座时皇帝躬亲扶神御别设一祭祝文》苏轼

  伏以俯就终丧,礼当即远。
  永瞻陵庙,将彻几筵。
  攀慕若疑,追怀罔极。

  《景灵宫宣光殿奉安神宗皇帝御容毕皇太后亲诣行礼祝文》苏轼

  伏以奕奕祠宫,巍巍天像。
  圣灵虽远,哲命惟新。
  仰瞻如在之威,永锡无疆之庆。
  敢祈昭鉴,下烛微诚。

  《天地社稷宗庙神庙等处祈雨祝文》苏轼

  惟德弗类,致常旸之灾;斯民何辜,有荐饥之惧。
  浃旬不雨,麦禾皆空。
  循省再三,夙夜祗栗。
  引领云霓之望,援手沟壑之余。
  既穷之词,其忍弗听。

  《五岳四渎等处祈雨祝文》苏轼

  期年以来,水旱作沴。
  振廪同食,冠盖相望。
  已责劝分,公私并竭。
  惟待一熟之麦,以苏垂死之民。
  而冬不雨以徂春,苗将秀而不实。
  顾惟冲昧,有失政刑。

  感伤阴阳,延及鳏寡。
  既非下民之罪,亦岂上帝之心。
  惟神聪明,毋爱膏泽。
  则民有息肩之渐,神无乏祀之忧。

  《五岳四渎等处祈雨祝文》苏轼

  天人之交,应若影响。
  雨旸不顺,咎在貌言。
  失之户庭,害及寰宇。
  求治虽切,不当天意之中;听言虽多,未闻民病之实。
  刑罚有过,赋役未平。
  一人之愆,百姓何罪。
  避坐彻膳,犹当许其自修;悔祸转灾,庶或救之将坠。
  于神盖反掌之易,而民免挤壑之忧。
  仰瞻云霓,待命旦夕。

  《五岳四渎等处谢雨祝文》苏轼

  乃者常旸为灾,历时愈炽。
  念咎责己,宁丁我躬。
  求哀吁天,并走群望。
  果蒙膏泽之赐,一拯流亡之余。
  我愧于民,敢废无灾之惧;神终其赐,愿必有年之祥。

  《神宗皇帝禫祭太皇太后亲行祝文》苏轼

  寒暑之变,忽焉再期;练祥之余,复将三月。
  勉从即吉之典,莫遂无穷之哀。

  《神宗皇帝禫祭皇帝亲行祝文》苏轼

  既祥之余,徙月而吉。
  迫于先王之礼,徒有终身之忧。
  瞻仰圣灵,伏深感慕。

  《神宗皇帝禫祭皇太后亲行祝文》苏轼

  丧期有数,禫月告终。
  哀虽未忘,礼弗敢过。
  追慕之至,中外所同。

  《永裕陵修移角堠门户柏窠奏告神宗皇帝祝文》苏轼

  园寝之奉,巡行以时。
  增植所宜,卜云其吉。
  先事而告,亦礼之常。

  《永裕陵修移角堠门户柏窠祭告土地祝文》苏轼

  园寝之奉,栽植以时。
  惟尔有神,实严所守。
  敢祈昭鉴,永底平宁。

  《景灵宫天兴殿开淘井眼祭告里域真官祝文》苏轼

  神游之庭,井泥不食。
  日辰之吉,浚治以时。
  谂尔明灵,庶无悔吝。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太妃受册奏告太庙并诸陵祝文》苏轼

  伏以祗事亲闱,庶几孝治。
  配德祖考,既务极于推崇;笃生眇冲,亦敢忘于褒显。
  将奉宝册,率循旧章。
  涓日甚良,先期以告。

  《西京应天禅院会圣宫修神御帐座毕功告迁诸神御祝文》苏轼

  顷诏有司,恭修幄座。
  暂安别殿,以作庶工。
  既匠事之告成,宜真游之来复。

  愿垂昭鉴,及此良辰。

  《西京应天禅院会圣宫修神御帐座毕功奉安诸神御祝文》苏轼

  幄坐告成,允协岁时之吉;灵游永奠,复瞻天日之光。
  庶俾后人,仰蒙余庆。

  《西京会圣宫应天禅院奉安神宗皇帝御容前一日奏告永裕陵祝文》苏轼

  国家推本汉仪,立郡国之庙;参用唐制,就佛老之祠。
  乃眷洛都,载瞻园寝。

  并兴灵宇,以奉神禧。
  闵惟冲人,恭蹈成宪;谨择良日,临遣近臣。
  庶回日月之光,少答天人之望。

  《神宗皇帝御容至会圣宫并应天禅院前一日奏告诸帝祝文》苏轼

  三灵眷命,六圣在天。
  崧洛之间,仙释所馆。
  惟兹吉禘之始,当祔出游之庭。

  念彼元臣,昔皆侑食。
  一新惟肖之像,永陪如在之神。
  敢冀威灵,曲垂昭鉴。

  《神宗皇帝御容进发前一日奏告天地社稷宗庙等处祝文》苏轼

  祗畏天明,率循祖武。
  进衣冠之原庙,镇崧洛之灵祠。
  恭择良辰,启行仙驭。

  分遣执事,并告有神。

  《生擒西蕃鬼章奏告永裕陵祝文》苏轼

  大猕获禽,必有指踪之自;丰年高廪,孰知耘耔之劳。
  憬彼西戎,古称右臂。

  自嘉祐末,兀征扰边。
  至熙宁中,董毡方命。
  於赫圣考,恭行天诛。
  非贪尺寸之疆,盖为民除蟊贼。
  遂建长久之策,不以贼遗子孙。
  而西蕃大首领鬼章,首犯南川,北连拓拔。
  申命诸将,择利而行;旋闻偏师,无往不克。
  吏士用命,争酬未报之恩;圣灵在天,难逃不漏之网。
  已于八月戊戌,生获鬼章。
  颉利成擒,初无渭水之耻;郅支授首,聊报谷吉之冤。
  谨当推本圣心,益修戎略。
  务在服近而来远,期于偃革以息民。
  仰冀威神,曲垂昭鉴。

  《西京会圣宫应天禅院奉安神宗皇帝御容奏告诸帝祝文》苏轼

  於穆神考,陟配在天。
  有严祠宫,从祀我祖。
  时日协吉,圣灵其安。
  宠绥后人,永锡纯嘏。

  《西京应天禅院会圣宫奉安神宗皇帝神御祝文》苏轼

  於皇在天,丕冒下土。
  矧此山陵之近,顾瞻两都;宅于嵩洛之间,上联五圣。

  有严净宇,(会圣宫改为真馆。)
  祗奉睟颜。
  愿追梵释之游,(会圣宫改为仙圣之游。)
  永答人天之望。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太妃受册礼毕奏谢天地社稷宗庙诸宫观并诸陵祝文》苏轼

  至哉坤元,政必先于治内;养以天下,孝莫大于尊亲。
  昔首正于号名,今复严于典册。
  礼乐既具,神人允谐。
  分命迩臣,恭致成事。
  仰祗昭鉴,永锡鸿休。

  (诸神庙“分命迩臣”句改“分命有司”。)
  《东太一宫翻修殿宇奉告十神太一真君祝文》苏轼

  於穆祠宫,有严春祀。
  吏以时而按视,工揆日以修完。
  庶就洁新,永绥灵御。

  仰祈昭鉴,大庇含生。

  《西路阙雨于济渎河渎淮渎庙祈雨祝文》苏轼

  伏以水旱之事,山川所司。
  农服穑以有秋,天密云而不雨。
  愧我不德,渎于有神。
  愿为三日之霖,大慰一方之望。
  国有常报,我其敢忘。

  《永定院修盖舍屋奏告诸帝后祝文》苏轼

  具严净宇,祗奉寝园。
  眷惟焚燎之余,少缓增修之役。
  仰祈昭鉴,永底燕宁。

  《永定院修盖舍屋祭告土地祝文》苏轼

  伏以向因遗烬,延及净祠。
  爰择良辰,以兴众役。
  宜兹遣使,诏示有神。

  ◎内制祭文十四首)

  《太皇太后祭奠故夏国主祭文》苏轼

  乃眷外臣,嗣守西服。
  袭累世之忠顺,荷先朝之宠光。
  惟天难忱,锡命不永。

  讣音遽至,闵悼良深。
  特遣使车,往陈奠币。
  庶此恩礼,贯于幽明。

  《故皇叔祖昭信军节度使检校司空开府仪同三司汉东郡王宗瑗堂祭文》苏轼

  惟王之生,令德孝恭。
  云何不淑,罹此闵凶。
  无复会朝,载恻予哀。
  往奠其寝,维以饰终。

  《故皇叔祖昭信军节度使检校司空开府仪同三司汉东郡王宗瑗下事祭文》苏轼

  呜呼,死生之变,贤愚莫逃。
  日月有时,义当即远。
  哀荣之极,礼以告终。

  来举奠觞,往安窀穸。

  《皇叔故魏王启殡祭文》苏轼

  惟灵袭累朝之余庆,兼天下之达尊。
  祖送之仪,哀荣斯极。
  永惟宅兆之卜,未逢岁月之良。
  参酌时宜,迁神郊馆。
  启殡之始,寓哀斯文。

  《皇叔故魏王外殡前一夕夜祭文》苏轼

  惟王之生,孝友仁慈。
  既没元身,举国怀思。
  矧予冲眇,义兼父师。
  天不我遗,日月如驰。
  出次近郊,寓此仁祠。
  亲奠莫及,宁知我悲。

  《皇叔故魏王下事祭文》苏轼

  惟灵出就外邸,二年于兹。
  一日不见,企予望思。
  矧此告终,月逝日远。
  虽云近郊,宁复旋返。
  筑室祠宫,既固既完。
  虽非永归,亦可少安。
  呜呼哀哉。

  《故赠太师追封温国公司马光安葬祭文》苏轼

  呜呼。
  元丰之末,天步惟艰。
  社稷之卫,中外所属。
  惟是一老,屏予一人。

  名高当世,行满天下。
  措国于太山之安,下令于流水之源。
  岁月未周,纪纲略定。

  天若相之,又复夺之。
  殄瘁不哀,古今所共。
  知之者神考,用之者圣母。
  驯致其道,太平可期。
  长为宗臣,以表后世。
  往奠其葬,庶知予怀。

  《故渭州防御使宗孺出殡一夕祭文》苏轼

  惟灵饬躬寡过,秉德不回。
  莫克永年,遂即长夜。
  哀荣之典,国有故常。
  死丧之戚,予惟恻怆。

  《故渭州防御使宗孺下事祭文》苏轼

  呜呼,宗枝之秀,罹此降灾。
  日月有时,礼当即远。
  奄临窀穸,肆设几筵。

  往致予哀,来歆此奠。

  《故听宣刘氏堂祭文》苏轼

  奉侍有年,肃雍靡懈,今其亡矣,良用恻然。
  没而有知,来举此奠。

  《故听宣刘氏坟所祭文》苏轼

  尽瘁内职,归全近郊。
  既掩诸幽,往致斯奠。
  贲其窀穸,极尔哀荣。

  《故尚宫吴氏坟所祭文》苏轼

  惟尔之生,服勤乃事。
  逢日之吉,归全于郊。
  式荣其终,往致斯奠。

  《故尚服刘氏堂祭文》苏轼

  惟灵选备禁廷,服勤内职。
  逮兹沦谢,良用愍伤。
  馈奠之仪,哀荣兼至。

  《故尚服刘氏坟所祭文》苏轼

  惟灵服勤有年,罹命不淑。
  窀穸之事,日月有时。
  念尔永归,歆予一奠。

  ◎内制导引歌辞二首)

  《奉安神宗皇帝御容赴景灵宫导引歌辞》苏轼

  帝城父老,三岁望尧心。
  天远玉楼深。
  龙颜仿佛笙箫远,肠断属车音。
  离宫春色琐瑶林,云阙海沉沉。
  遗民犹唱当时曲,秋雁起汾阴。

  《迎奉神宗皇帝御容赴西京会圣宫应天禅院奉安导引歌辞》苏轼

  经文纬武,十有九年中。
  遗烈震羌戎。
  渭桥夹道千君长,犹是建元功。
  西瞻温洛与神崧,莲宇照琼宫。
  人间俯仰成今古,流泽自无穷。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