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
(《别录》中品)
【释名】草钟乳(《拾遗》)、起阳草(侯氏《药谱》)。
颂曰︰案︰许慎《说文》︰韭字,象叶出地上形。一种而久生,故谓之韭。一岁三、四割,其根不伤,至冬壅培之,先春复生,信乎久生者也。
藏器曰︰俗谓韭叶是草钟乳,言其温补也。
时珍曰︰韭之茎名韭白,根名韭黄,花名韭菁。《礼记》谓韭为丰本,言其美在根也。
薤之美在白,韭之美在黄,黄乃未出土者。
【集解】时珍曰︰韭丛生丰本,长叶青翠。可以根分,可以子种。其性内生,不得外长。叶高三寸便剪,剪忌日中。一岁不过五剪,收子者只可一剪。八月开花成丛,收取腌藏供馔,谓之长生韭,言︰剪而复生,久而不乏也。九月收子,其子黑色而扁,须风处阴干,勿令郁。北人至冬移根于土窖中,培以马屎,暖则即长,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黄嫩,谓之韭黄,豪贵皆珍之。韭之为菜,可生可熟,可菹可久,乃菜中最有益者也。罗愿《尔雅翼》云︰物久必变,故老韭为苋。
颂曰︰郑玄言︰政道得则阴物变为阳,故葱变为韭,可验葱冷而韭温也。
【气味】辛、微酸,温,涩,无毒。时珍曰︰生︰辛、涩;熟︰甘、酸。大明曰︰热。
宗奭曰︰春食则香,夏食则臭,多食则能昏神暗目,酒后尤忌。
诜曰︰热病后十日食之,即发困。五月多食,乏气力。冬月多食,动宿饮,吐水。不可与蜜及牛肉同食。
【主治】归心,安五脏,除胃中热,利病患,可久食(《别录》。时珍曰︰案︰《千金方》作可久食,不利病患。)叶︰煮鲫鱼酢食,断卒下痢。根︰入生发膏用(弘景)。
根、叶︰煮食,温中下气,补虚益阳,调和脏腑,令人能食,止泄血脓,腹中冷痛。生捣汁服,主胸痹骨痛不可触者,又解药毒,疗狂狗咬人数发者,亦涂诸蛇虺、蝎虿、恶虫毒(藏器)。
煮食,充肺气,除心腹痼冷癖。捣汁服,治肥白人中风失音(《日华》)。
煮食,归肾壮阳,止泄精,暖腰膝(宁原)。
炸熟,以盐、醋空心吃十顿,治胸膈噎气。捣汁服,治胸痹刺痛如锥,即吐出胸中恶血甚验。又灌初生小儿,吐去恶水、恶血,永无诸病(诜)。
主吐血唾血,衄血尿血,妇人经脉逆行,打扑伤损及膈噎病。捣汁澄清,和童尿饮之,能消散胃脘瘀血,甚效(震亨)。
饮生汁,主上气喘息欲绝,解肉脯毒。煮汁饮,止消渴盗汗。熏产妇血运,洗肠痔脱肛(时珍)。
【发明】弘景曰︰此菜殊辛臭,虽煮食之,便出犹熏灼,不如葱、薤熟即无气,最是养生所忌。
颂曰︰菜中此物最温而益人,宜常食之。昔人正月节食五辛以辟疠气,谓韭、薤、葱、蒜、姜也。
宗奭曰︰韭黄未出粪土,最不益人,食之滞气,盖含抑郁未申之气故也。
孔子曰︰“不时不食”,正谓此类。花食之亦动风。
思邈曰︰韭味酸,肝病宜食之,大益人心。
时珍曰︰韭,叶热根温,功用相同。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入足厥阴经,乃肝之菜也。《素问》言,心病宜食韭,《食鉴本草》言︰归肾,文虽异而理则相贯。盖心乃肝之子,肾乃肝之母,母能令子实,虚则补其母也。道家目为五荤之一,谓其能昏人神而动虚阳也。有一贫叟病噎膈,食入即吐,胸中刺痛。或令取韭汁,入盐、梅、卤汁少许,细呷,得入渐加,忽吐稠涎数升而愈。此亦仲景治胸痹用薤白,皆取其辛温能散胃脘痰饮恶血之义也。
震亨曰︰心痛有食热物及怒郁,致死血留于胃口作痛者,宜用韭汁、桔梗加入药中,开提气血。有肾气上攻以致心痛者,宜用韭汁和五苓散为丸,空心茴香汤下。盖韭性急,能散胃口血滞也。又反胃宜用韭汁二杯,入姜汁、牛乳各一杯,细细温服。盖韭汁消血,姜汁下气消痰和胃,牛乳能解热润燥补虚也。一人腊月饮刮剁酒三杯,自后食必屈曲下膈,硬涩微痛,右脉甚涩,关脉沉。此污血在胃脘之口,气因郁而成痰,隘塞食道也。遂以韭汁半盏,细细冷呷,尽半斤而愈。
【附方】旧十二,新二十。
胸痹急痛︰诜曰︰胸痹痛如锥刺,不得俯仰,自汗出,或痛彻背上,不治或至死。可取生韭或根五斤,洗捣汁,服之。(《食疗本草》)
阴阳易病,男子阴肿,小腹绞痛,头重眼花,宜鼠屎汤煮之︰用鼠屎十四枚,韭根一大把,水二盏,煮七分,去滓再煎二沸,温服,得汗愈。未汗再服。(《南阳活人书》)。。
伤寒劳复︰方同上。。
卒然中恶︰捣韭汁,灌鼻中,便苏。(《食医心镜》)。。
卧忽不寤,勿以火照之,但痛啮拇指甲际而唾其面则活︰取韭捣汁吹入鼻中。冬月则用韭根。(《肘后方》)。。
风忤邪恶︰韭根一把,乌梅十四个,吴茱萸(炒)半升,水一斗煮之。仍以病患栉内入,煮三沸。栉浮者生,沉者死。煮至三升,分三服。(《金匮要略》)。。
喘息欲绝︰韭汁饮一升,效。(《肘后》)。。
夜出盗汗︰韭根四十九根。水二升,煮一升,顿服。(《千金方》)
消渴引饮︰韭苗日用三、五两,或炒或作羹,勿入盐,入酱无妨。吃至十斤即住,极效。过清明勿吃。有人病此,引饮无度,得此方而愈。(秦宪副方)。。
喉肿难食︰韭一把,捣熬敷之。冷即易。(《千金方》)。。
水谷痢疾︰韭叶作羹、粥、炸、炒,任食之,良。(《食医心镜》)。。
脱肛不收︰生韭一斤(切),以酥拌炒熟,绵裹作二包,更互熨之,以入为度。(《圣惠》)。。
痔疮作痛︰用盆盛沸汤,以器盖之,留一孔。用洗净韭菜一把,泡汤中。乘热坐孔上,先熏后洗,数次自然脱体也。(《袖珍方》)
小儿胎毒︰初生时,以韭汁少许灌之,即吐出恶水恶血,永无诸疾。(《四声本草》)。。
小儿腹胀︰韭根捣汁,和猪脂煎服一合。间日一服,取愈。(《秘录》)。。
小儿患黄︰韭根捣汁,日滴鼻中,取黄水取效。(同上)。。
痘疮不发︰韭根煎汤服之。(《海上方》)。。
产后呕水,产后因怒哭伤肝,呕青绿水︰用韭叶一斤取汁,入姜汁少许,和饮,遂愈。(《摘玄方》)。
产后血运︰韭菜切,安瓶中,沃以热醋,令气入鼻中,即省。(《丹溪心法》)。。
赤白带下︰韭根捣汁,和童尿露一夜,空心温服取效。(《海上仙方》)。。
鼻衄不止︰韭根、葱根同捣枣大,塞入鼻中,频易,两三度即止。(《千金方》)。。
五般疮癣︰韭根炒存性,捣末,以猪脂和涂之。数度愈。(《经验方》)。。
金疮出血︰韭汁和风化锻石晒干。每用为末敷之效。(《濒湖集简方》)。。
刺伤中水肿痛︰煮韭热拓之。(《千金》)。。
漆疮作痒︰韭叶杵敷。(《斗门方》)。。
狗咬伤︰七日一发。三七日不发,乃脱也。急于无风处,以冷水洗净,即服韭汁一碗。隔七日又一碗,四十九日共服七碗。须百日忌食酸、咸,一年忌食鱼腥,终身忌食狗肉,方得保全。否则十有九死。徐本斋云︰此法出《肘后方》。有疯犬一日咬三人,只一人用此得活,亲见有效。(《简便》)。。
百虫入耳︰韭汁灌之即出。(《千金方》)。。
耳出汁︰韭汁日滴三次。(《圣惠方》)。。
牙齿虫︰韭菜连根洗捣,同人家地板上泥和,敷痛处腮上,以纸盖住。一时取下,有细虫在泥上,可除根。又方︰韭根十个,川椒二十粒,香油少许,以水桶上泥同捣,敷病牙颊上。良久有虫出,数次即愈也。。
解肉脯毒︰凡肉密器盖过夜者为郁肉,屋漏沾著者为漏脯,皆有毒。捣韭汁饮之。(张文仲《备急方》)
食物中毒︰生韭汁服数升良。(《千金》)。
菜部相关:韭子 果部 诸果有毒 附录诸果 慈菇 乌芋 芡实 乌菱壳 芰花 芰实 红白莲花 荷叶 莲房 莲花 莲蕊须 莲薏(苦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