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茎白

《本草纲目》菜部
《本草纲目》菜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气味】辛,平。叶︰温。根须︰平。并无毒。

  弘景曰︰葱有寒热,白冷青热,伤寒汤中不得用青也。

  宗奭曰︰葱主发散,多食昏人神。

  诜曰︰葱宜冬月食。不可过多,损须发,发人虚气上冲,五脏闭绝,为其开骨节出汗之故也。

  思邈曰︰正月食生葱,令人面上起游风。生葱同蜜食,作下利。烧葱同蜜食,壅气杀人。

  张仲景曰︰生葱合枣食,令人病;合犬、雉肉食,多令人病血。

  时珍曰︰服地黄、常山人,忌食葱。

  【主治】作汤,治伤寒寒热,中风面目浮肿,能出汗(《本经》)。伤寒骨肉碎痛,喉痹不通,安胎,归目益目睛,除肝中邪气,安中利五脏,杀百药毒。根︰治伤寒头痛(《别录》)。主天行时疾,头痛热狂,霍乱转筋,及奔豚气、香港脚,心腹痛,目眩,止心迷闷(大明)。通关节,止衄血,利大小便(孟诜)。治阳明下痢、下血(李杲)。达表和里,止血(宁原)。除风湿,身痛麻痹,虫积心痛,止大人阳脱,阴毒腹痛,小儿盘肠内钓,妇人妊娠溺血,通乳汁,散乳痈,利耳鸣,涂犬伤,制蚯蚓毒(时珍)。

  杀一切鱼、肉毒(士良)。

  【发明】元素曰︰葱茎白,味辛而甘平,气浓味薄,升也,阳也。入手太阴、足阳明经,专主发散,以通上下阳气。故《活人书》治伤寒头痛如破,用连须葱白汤主之。张仲景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厥逆脉微者,白通汤主之,内用葱白。若面色赤者,四逆汤加葱白。腹中痛者,去葱白。成无己解之云︰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葱白辛温以通阳气也。

  时珍曰︰葱乃释家五荤之一。生辛散,熟甘温,外实中空,肺之菜也,肺病宜食之。肺主气,外应皮毛,其合阳明。故所治之症多属太阴、阳明,皆取其发散通气之功,通气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气者血之帅也,气通则血活矣。金疮磕损,折伤血出,疼痛不止者,王

  《百一选方》用葱白、砂糖等分研封之。云痛立止,更无痕瘢也。葱叶亦可用。又葱管吹盐入玉茎内,治小便不通及转脬危急者,极有捷效。余常用治数人得验。

  【附方】旧十二,新三十六。

  感冒风寒初起︰即用葱白一握,淡豆豉半合,泡汤服之,取汗。(《濒湖集简方》)

  伤寒头痛如破者︰连须葱白半斤,生姜二两,水煮温服。(《活人书》)。

  时疾头痛,发热者︰以连根葱白二十根,和米煮粥,入醋少许,热食取汗即解。(《济生秘览》)。

  数种伤寒,初起一、二日,不能分别者︰用上法取汗。

  伤寒劳复,因交接者,腹痛卵肿︰用葱白捣烂,苦酒一盏,和服之。(《千金方》)。

  风湿身痛︰生葱擂烂,入香油数点,水煎,调川芎、郁金末一钱服,取吐。(《丹溪心法》)。

  妊娠伤寒,赤斑变为黑斑,尿血者︰以葱白一把,水三升,煮热服汁,食葱令尽,取汗。(《伤寒类要》)。

  六月孕动,困笃难救者︰葱白一大握,水三升,煎一升,去滓顿服。(杨氏《产乳》)。

  胎动下血,腰痛抢心︰杨氏产乳方︰用葱白煮浓汁饮之。未死即安,已死即出。未效再服。

  一方︰加川芎。一方︰用银器同米煮粥及羹食。(《梅师方》)。

  卒中恶死或先病,或平居寝卧,奄忽而死,皆是中恶(《肘后方》)

  急取葱心黄刺入鼻孔中,男左女右,入七、八寸,鼻、目血出即苏。又法︰用葱刺入耳中五寸,以鼻中血出即活也。如无血出,即不可治矣。相传此扁鹊秘方也。(崔氏《纂要》)。

  小儿卒死无故者︰取葱白纳入下部,及两鼻孔中,气通或嚏即活。(《陈氏经验方》)。

  小儿盘肠,内钓腹痛︰用葱汤洗儿腹,仍以炒葱捣贴脐上。良久,尿出痛止。(汤氏《婴孩宝书》)。

  阴毒腹痛,厥逆唇青卵缩,六脉欲绝者︰用葱一束,去根及青,留白二寸,烘热安脐上,以熨斗火熨之,葱坏则易。良久热气透入,手足温有汗即瘥,乃服四逆汤。若熨而手足不温,不可治。(朱肱《南阳活人书》)。

  脱阳危症︰凡人大吐大泄之后,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与女子交后,小腹肾痛,外肾搐缩,冷汗出厥逆,须臾不救︰先以葱白炒热熨脐,后以葱白三七茎擂烂,用酒煮灌之,阳气即回。(此华佗救卒病方也)。

  卒心急痛,牙关紧闭欲绝︰以老葱白五茎去皮须,捣膏,以匙送入咽中,灌以麻油四两,但得下咽即苏。少顷,虫积皆化黄水而下,永不再发。累得救人。(《瑞竹堂方》)。

  霍乱烦躁,坐卧不安︰葱白二十茎,大枣二十枚,水三升,煎二升,分服。(《梅师方》)。

  蛔虫心痛︰用葱茎白二寸,铅粉二钱,捣丸服之,即止。葱能通气,粉能杀虫也。(杨氏《经验方》)。

  腹皮麻痹,不仁者︰多煮葱白食之,即自愈。(危氏方)。

  小便闭胀,不治杀人︰葱白三斤,锉炒,帕盛,二个更互熨小腹,气透即通也。(许学士《本事方》)。

  大小便闭︰捣葱白和酢,封小腹上。仍灸七壮。(《外台秘要》)。

  大肠虚闭匀气散︰用连须葱一根,姜一块,盐一捻,淡豉三七粒,捣作饼,烘掩脐中,扎定。良久,气通即通。不通再作。(杨氏《直指方》)。

  小儿虚闭︰葱白三根煎汤,调生蜜、阿胶末服。仍以葱头染蜜,插入肛门,少顷即通。(《全幼心鉴》)。

  急淋阴肿︰泥葱半斤,煨热杵烂,贴脐上。(《外台》)。

  小便淋涩或有血者︰以赤根楼葱近根截一寸许,安脐中,以艾灸七壮。(《经验方》)。

  小儿不尿,乃胎热也︰用大葱白切四片,用乳汁半盏,同煎片时,分作四服即通。不饮乳者,服之即饮乳。若脐四旁有青黑色及口撮者,不可救也。(《全幼心鉴》)。

  肿毒尿闭,因肿毒未溃,小便不通︰用葱切,入麻油煎至黑色,去葱取油,时涂肿处,即通。(《普济》)。

  水病肿︰葱根白皮煮汁,服一盏,当下水出。病已困者,取根捣烂,坐之取气,水自下。(《圣济录》)。

  阴囊肿痛︰葱白、乳香捣涂,即时痛止肿消。又方︰用煨葱入盐,杵如泥,涂之。

  小便溺血︰葱白一握,郁金一两,水一升,煎二合,温服。一日三次。(《普济方》)。

  肠痔有血︰葱白三斤,煮汤熏洗立效。(《外台》)。

  赤白下痢︰葱白一握细切,和米煮粥,日日食之。(《食医心镜》)。

  便毒初起︰葱白炒热,布包熨数次,乃用敷药,即消。《永类方》︰用葱根和蜜捣敷,以纸密护之。外服通气药,即愈。

  痈疽肿硬︰乌金散︰治痈疖肿硬无头,不变色者。米粉四两,葱白一两,同炒黑,研末,醋调,贴一伏时又换,以消为度。(《外科精义》)。

  一切肿毒︰葱汁渍之,日四、五度。

  乳痈初起︰葱汁一升,顿服即散。(并《千金》)。

  疔疮恶肿刺破︰以老葱、生蜜杵贴。两时疔出,以醋汤洗之,神效。(《圣济录》)。

  小儿秃疮︰冷泔洗净,以羊角葱捣泥,入蜜和涂之,神效。(杨氏)。

  刺疮金疮,百治不效︰葱煎浓汁渍之,甚良。

  金疮瘀血,在腹者︰大葱白二十枚,麻子三升,杵碎,水九升,煮一升半,顿服。当吐出脓血而愈。未尽再服。(并《千金方》)。

  血壅怪病,人遍身忽然肉出如锥,既痒且痛,不能饮食,名血壅。不速治,必溃脓血︰以赤皮葱烧灰淋洗,饮豉汤数盏自安。(夏子益《怪病奇方》)

  解金银毒︰葱白煮汁饮之。(《外台秘要》)。

  脑破骨折︰蜜和葱白捣匀,浓封立效。(《肘后方》)。

  自缢垂死︰葱心刺耳,鼻中有血出,即苏。(《肘后方》)

  菜部相关葱茎白叶  山韭 韭子  果部 诸果有毒 附录诸果 慈菇 乌芋 芡实 乌菱壳 芰花 芰实 红白莲花 荷叶

《菜部·本草纲目》菜部  韭子 山韭  葱茎白 葱茎白叶 葱茎白汁 葱茎白须 葱茎白花 葱茎白实 薤白 胡葱  蒜叶 山蒜  五辛菜 芸苔   白芥 芜菁 莱菔 生姜 干姜 茼蒿 邪蒿 胡荽 胡萝卜 水英(芹菜)  紫堇 马蕲 茴香,八角珠 莳萝 罗勒 白花菜 辣米菜 草豉  蕹菜 甜菜 东风菜 护生草  繁缕 鸡肠草 苜蓿  马齿苋 苦菜 白苣 莴苣 水苦(谢婆菜) 翻白草 仙人杖草 蒲公英 黄瓜菜 生瓜菜 落葵   水蕨  翘摇 鹿藿 灰涤菜(金锁夭)  秦荻藜 醍醐菜 芋(蹲鸱,土芝) 土芋 薯蓣 零余子 甘薯 百合 山丹 草石蚕 竹笋  茄子 苦茄 壶卢 壶瓠 苦瓠 败瓢 冬瓜 南瓜 越瓜 胡瓜 丝瓜 苦瓜 紫菜 似紫菜 石花菜 鹿角菜 龙须菜 睡菜  青芝(龙芝) 赤芝(丹芝) 黄芝(金芝) 白芝(玉芝,素芝) 黑芝(玄芝) 紫芝(木芝) 木耳 桑耳 槐耳 榆耳 柳耳 柘耳 杨栌耳 杉菌 皂荚蕈 香蕈 葛花菜 天花蕈 蘑菰蕈 鸡菌 舵菜 土菌 地芩 竹蓐 芦菌 地耳 石耳 互考诸菜

相关文章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1La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