莳萝

《本草纲目》菜部
《本草纲目》菜部
中药大全
药方大全

  (宋《开宝》)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慈谋勒(《开宝》)、小茴香。

  时珍曰︰莳萝、慈谋勒,皆番言也。

  【集解】藏器曰︰莳萝生佛誓国,实如马芹子,辛香。

  曰︰按︰《广州记》云︰生波斯国。马芹子色黑而重,莳萝子色褐而轻,以此为别。善滋食味,多食无损。且不可与阿魏同食,夺其味也。

  颂曰︰今岭南及近道皆有之。三月、四月生苗,花实大类蛇床而簇生,辛香,六、七月采实。今人多用和五味,不闻入药用。

  时珍曰︰其子簇生,状如蛇床子而短,微黑,气辛臭,不及茴香。

  嘉谟曰︰俗呼莳萝椒。内有黑子,但皮薄色褐不红耳。

  苗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下气利膈(时珍)。

  子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小儿气胀,霍乱呕逆,腹冷不下食,两肋痞满(藏器)。健脾,开胃气,温肠,杀鱼、肉毒,补水脏,治肾气,壮筋骨(《日华》)。

  主膈气,消食,滋食味(李)。

  【附方】新二。

  闪挫腰痛︰莳萝作末,酒服二钱匕。(《永类钤方》)。

  牙齿疼痛︰舶上莳萝、芸苔子、白芥子等分。研末。口中含水,随左右鼻,神效。(《圣惠方》)

  【附录】蜀胡烂(《拾遗》)

  藏器曰︰子︰味辛,平,无毒。主冷气心腹胀满,补肾,除妇人血气,下痢,杀牙齿虫。生安南,似香子,可和食。

  数低(《拾遗》)

  藏器曰︰子︰味甘,温,无毒。主冷风冷气,下宿食不消胀满。生西番、北土,兼似香,胡人以作羹食之。

  池德勒(《拾遗》)

  藏器曰︰根︰辛,温,无毒。破冷气,消食。生西国,草根也,胡人食之。

  马思吉

  时珍曰︰味苦,温,无毒。去邪恶气,温中利膈,顺气止痛,生津解渴,令人口香。元时饮膳用之,云极香料也,不知何状?故附之。

  菜部相关罗勒 茴香,八角珠 马蕲 紫堇  水英(芹菜) 胡萝卜 胡荽 邪蒿 茼蒿 干姜 生姜 莱菔 芜菁 白芥